原標題:江西贛州被總理點贊的千年排水系統(tǒng)到底啥樣子
今年雨季,我國部分地區(qū)經(jīng)歷了嚴峻的汛情。始建于北宋的贛州福壽溝再次顯示了其穿越歷史的神奇,讓贛州城區(qū)免受洪水浸泡。8月22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了贛州福壽溝地下排水系統(tǒng),總理稱贊:福壽溝防洪排澇,造福百姓、延壽千秋,今天我們建設地下綜合管廊,也要打造經(jīng)得起歷史檢驗的城市良心工程。福壽溝到底有多大功效,它給贛州留下了什么?讓我們隨記者去一探究竟。贛州城區(qū)雨水豐沛,據(jù)歷史記載,最大日降雨量曾達200毫米。加上其一面依貢水,一面傍章江,在福壽溝建設之前,贛州城曾常年飽受水患,百姓苦不堪言。北宋熙寧年間,當時的長官劉彝擅長治水,他花了十年時間,在城區(qū)的東南邊和西北邊各建了一套地下水溝,因為他們的走向類似于篆體的“?!薄皦邸眱勺郑越y(tǒng)稱為福壽溝?!≮M州市城鄉(xiāng)規(guī)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韓高峰:“?!薄皦邸眱蓽系男藿ㄊ且罁?jù)贛州特有的地勢、地形和特有的街道格局形成。
贛州城區(qū)的地形類似龜背,排水溝由高而低依勢而建,使水能夠迅速排出,而“福壽溝”溝體本身的建造也大有文章。
記者:我們現(xiàn)在來到的是其中的一段福壽溝,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,它的寬度大概有一米左右,高度估計有一米六左右吧,兩邊是用青磚和石塊砌成,據(jù)了解,整個贛州市將近15公里的福壽溝都是這樣的構(gòu)造。這些大人都可以輕易穿行的水溝,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贛州城區(qū)的千年不澇。當然最令人叫絕的是劉彝設計的十二個出水口,江水上漲時,借助洪水沖力使外閘門自外緊閉,洪水就灌不進溝里;當洪水退去后,又借助溝里的水力將內(nèi)閘門沖開,確保雨水順利排出。那么當江水上漲、城里又繼續(xù)下雨該怎么辦了呢。 記者:這個池塘叫獅子塘,它有出水口與福壽溝相連,當章江、貢江的水位高于福壽溝的水位時,福壽溝里的水將排到這池塘里,當章江、貢江的水位低于福壽溝的水位時,池塘的水又順著福壽溝流到了章江、貢江,池塘實際上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,最多的時候,城區(qū)里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這樣的池塘。